守望&!塔里木石油人与科研人员扎根20余年“染绿”大漠
与沙漠形成强烈反差的“青绿”,由中国石油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(简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)共同绘就。2003年,全长436公里的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开工建设。从此,为了选育荒漠植物,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高级工程师常青每年在大漠工作超260天,与塔里
与沙漠形成强烈反差的“青绿”,由中国石油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(简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)共同绘就。2003年,全长436公里的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开工建设。从此,为了选育荒漠植物,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高级工程师常青每年在大漠工作超260天,与塔里
“看呀,这是核桃树,那边是樱桃园”人话音未落,一树树绿,团团簇簇绿云一样闪过。车行驶在柏油路上。成熟的果实香气飘散在空气中,路边有人在售卖樱桃。泽普大樱桃闻名已久,此刻就近在眼前。樱桃如桂圆大小,泛着紫红的光,有古珠之美,肉厚核小,入嘴酸甜。黄樱桃美艳,黄里挂
今年9月,塔里木沙漠公路(简称沙漠公路)迎来建成30周年生日。今年也是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产3周年。从打破沙海阻隔,到生态林防沙固沙,再到光伏板绿染大漠,这条沙漠公路已成为南疆地区开发建设的生态经济咽喉要道,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
由中国石油川庆钻探70292钻井队承钻的塔里木油田哈6-8X井用时38.81天高效钻至井深7143米并顺利完钻,刷新塔里木油田5项钻井纪录,并首次将中国石油陆上7000米以深定向井钻井周期控制在40天以内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规模以上工业水电、核电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.2%,较上年同期提高2.1个百分点;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,比上年同期提高1.7个百分点。
20世纪初,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陕西延长县打过七口探井,结论是“没工业价值的油”。德国、法国、俄罗斯的勘探队也来过,折腾几个月后空手而归。
博大采油气管理区大北处理站首次开展不停产轮换检修,面对“边生产边检修”的复杂局面,构建“三抓三促”管理体系,以“进度可控、质量可靠、安全无忧”为目标,圆满完成84项检修任务、5项技改及31项隐患整改。以数智化构建地面系统集输模型,提前测算“博孜-大北-克深”最
塔里木沙漠公路简介:该公路建成于1995年,全长522公里,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公路。为抵御风沙侵袭,2006年4月,塔里木油田在公路沿线建成绵延436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工程。2022年6月2日,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产,86座光
“青年当立志,立志在四方,祖国需要时,处处是故乡。”近日,站在长江大学武汉校区实验大楼前,2025届硕士毕业生王国庆望着墙上的标语,目光坚定。这行字他看了7年,如今已化作他的人生选择——签约塔里木油田,成为新一代“追油人”。
塔里木沙漠公路简介:该公路建成于1995年,全长522公里,是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公路。为抵御风沙侵袭,2006年4月,塔里木油田在公路沿线建成绵延436公里的生态防护林工程。2022年6月2日,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产,86座光
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正“追着太阳跑”。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沙尘,这些光伏板便开始将阳光转化为电流,再通过电解槽“拆解”水分子,最终生成清洁的绿氢。这座中国最大超深油田的转型实验,正在改写能源行业的游戏规则——用太阳能“煮”出氢能,
5月16日,穿行在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——塔里木沙漠公路,三三两两的太阳能光伏板在沙漠里延伸,公路两侧的植被绿意盎然,宛如一条美丽的绿色飘带,沿着沙漠边缘蜿蜒成链。
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积极开展“转观念、勇创新、强管理、创一流”主题教育活动,持续强化创新驱动,推动人工智能在山地勘探中的应用,钻井生产效率提升50%,助力塔西南山前油气勘探取得新发现。
70年来,新疆石油工业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。在戈壁荒漠,一代代石油人安下心、扎下根,不仅推动新疆成为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,更是以科技自立自强,书写出中国能源工业传奇篇章。